2025/8/27 19:58:33 来稿部门:教务处
三亚理工职业学院聚焦“千人千面”教育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近年来,全国专升本比例已达20%,而学校2025年专升本比率稳步提升至34.69%,同比增长2.72%。目前,学校有近千名毕业生成功实现升学梦,升学率连续多年在全省名列前茅,远超全国专升本平均比例。
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校不断优化教学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老师们倾心付出为学生们答疑解惑,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点燃了学生们追求更高学历的热情。
这不仅是学校办学数据的增长,更是学校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有力证明。
三亚理工职业学院涌现出众多升学本科的优秀学生。他们用努力与拼搏书写了辉煌篇章,成为学弟学妹们的榜样。
他们在图书馆里奋笔疾书的身影,在教室里专注听讲的神情,讨论问题时的热烈氛围,都成为校园里最美的风景。
学子风采
熊诗羽 2022级影视动画专业毕业生,2025年专升本到三亚学院动画专业
三年时光转瞬即逝,依稀记得曾经的自己怀揣着对动画的热爱踏进了知识的殿堂。在这里,我面对的是一张白纸和无数个未知的软件界面。从最基础的素描、色彩构成,到接触PS、AE、MAYA,从“爱好者”到“初学者”的蜕变。我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一切知识,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我知道了原来让一个角色“动”起来,背后有着严谨的运动规律;原来一个好的故事,需要精彩的分镜来讲述。在三亚理工,我打下了坚实的根基,梦想的火焰被彻底点燃。
在此将最深的敬意,献给我的母校和老师们。是你们,接纳了当年那个怀揣动画梦想却略显青涩的我,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那三年里,学校的实训室是我们最熟悉的“家”,数位板和画笔是我们最亲密的“伙伴”。感谢我的专业老师,是你们手把手地教我从一根线条、一个关键帧做起,不厌其烦地帮我修正动作、打磨细节,让我从一名爱好者成长为一名掌握扎实技能的“准动画人”。你们传授给我的,不仅是软件的操作技巧,更是对动画艺术的敬畏之心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段经历,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升本”对我来说,绝非学习的终点。它意味着一段新征程的开始。我渴望进入本科院校系统地学习更深厚的动画理论、影视语言和艺术史论;我期待能与更多优秀的老师、同学交流碰撞,接触更前沿的创作理念与技术,让自己的视野和思维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感谢母校的培育,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也感谢那个不曾放弃、坚持梦想的自己。对于未来,我无比坚定。我将以此为新起点,不断超越自我,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邱青建 2022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2025年专升本到海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回望这段跨越山海的专升本备考征程,我深知硕果的摘取,离不开个人坚持,更离不开母校的培养与托举。专科学习期间,老师是我坚实的知识引路人,他们将晦涩理论转化为生动案例,为我打下稳固知识地基。决定专升本后,学校为我们整合复习资料、辅导课程等丰富资源,辅导员则像知心战友,在我压力倍增、自我怀疑时,以耐心谈心和真诚鼓励注入我前行的勇气,让我从未孤军奋战。
我将这份期望转化为具体行动:制定详尽复习日程,珍惜碎片时间,与真题、长夜为伴,反复打磨每个知识点。备考过程虽枯燥甚至痛苦,但每当疲惫袭来,想起身后的支持力量,便打消了轻言放弃的念头。如今如愿专升本到海南师范大学,我才恍然明白,母校的伟大在于无声地将宝贵资源送到学生面前,默默铺就通向高处的阶梯,让每个渴望向上的灵魂都能触摸梦想。
千言万语化作感恩,感谢学校的倾力培养,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同时也愿每一位正在奋斗的学弟学妹,珍惜韶华、借风扬帆,在母校的助力与自身的拼搏下,最终驶向理想的彼岸,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份硕果。
赵佳源 2022级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毕业生,2025年专升本到三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
能够成功升本,进入三亚学院继续深造,我内心充满了感激与激动。我要衷心感谢三亚理工职业学校提供的平台,感谢各位老师的悉心栽培和无私付出,是你们的教诲为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老师们不仅传授我知识,更在我迷茫时为我指点迷津。你们的谆谆教诲和无私帮助,为我插上了飞跃的翅膀。
回首这段旅程,它远比结果更刻骨铭心。专升本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它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和更多的可能性。它更是一场考验意志力的长征,磨炼了我的心智,也让我更加坚信:只要目标坚定,方法得当,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抵达理想的彼岸。我将带着这份来之不易的机会,保持谦逊,继续努力,去探索更深奥的知识,去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想对正在备考或拥有同样梦想的学弟学妹们说:“梦想值得你为之全力以赴。”这条路或许艰难,但请一定相信,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数,你付出的每一滴汗水,终将在未来的某一天,浇灌出最美的花朵。
王心凌 2022级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毕业生,2025年专升本到三亚学院行政管理专业
时光如水,记忆如磐,这趟充满惊喜与挑战的旅程已然到站。老师,是我求学路上的璀璨星辰。在我决定走上专升本的道路上时,是各位老师,将晦涩的理论知识化作生动的案例,让我轻松理解。无论是学术上的难题,还是生活中的困惑,他们总是给予我最贴心的指导与建议。
而我自己,经历了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刚入大学,怀揣好奇,积极参加各种社团,在学生会工作中,学会了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在此期间,国家奖学金、全国“振兴杯”优胜奖、优秀班干部等都是荣誉勋章,是无数拼搏无声的见证。感谢学校,给予我成长的沃土;感谢老师,给予我智慧的启迪;感谢三年的经历,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在路上多花点时间到达才更有意义,所有的努力都在慢慢变清晰,那些看似波澜不惊的日复一日,总有一天会看到坚持的意义,而那些反反复复的否定,也会得到肯定的答案,一切为之努力的事情都会有美好的结果。
李天阳 2022级护理专业毕业生,2025年专升本到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护理专业
备考专升本时,我曾因自学效率低、重难点模糊陷入焦虑,直到学校开设公益培训班,彻底改变了我的备考轨迹。
培训班的课程设计特别“贴需求”。老师都是深耕专升本教学的骨干,他们不搞“满堂灌”,而是把复杂知识点拆解细化。公益培训班为我搭建了科学的学习框架。培训班根据考试大纲设计了完整的课程体系,覆盖了所有重点科目,让我无需自己盲目摸索。老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我快速掌握了高频考点,尤其是像英语这样的薄弱学科得到了针对性强化,在老师的归纳总结下变得清晰易懂。更难得的是培训班的学习氛围。身边都是目标一致的同学,互相分享学习技巧,迷茫时彼此打气。最终,我以超出录取线的成绩成功升本。这份结果,离不开学校公益培训班的无私助力,它不仅传授知识,更给予我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底气。
李峥 2022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2025年专升本到海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海师录取通知书抵达的那一刻,我心中涌起的除了喜悦,更是对三亚理工的深切感念。
三载专科时光,是母校为我铺设了求学的基石。老师们倾囊相授的专业知识,辅导员无微不至的关怀鼓励,同窗间切磋共进的日日夜夜,至今仍历历在目。正是在那片熟悉的校园里,我不仅学到了立身的技能,更在师长的言传身教中懂得了坚韧与求索的价值。
如今得以进入更高学府深造,回望来路,方知母校给予我的不仅是那一纸文凭,更是敢于追梦的勇气与能力。这份培育之恩,我将永远铭记于心。愿母校桃李芬芳,再谱华章。
陈琪 2022级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毕业生,2025年专升本到三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今天,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站在这里,我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那些为梦想奋斗的日日夜夜。作为三亚理工职业学院的一名毕业生,我深深感恩母校的栽培,也庆幸自己未曾放弃“专升本”这条充满挑战的路。
备考的岁月是艰辛的,更是充实的。每天清晨,学校的图书馆还未开门,我已在门口等待;夜深人静时,教室的灯光总能映出几个埋头苦读的身影。面对陌生的知识点和复杂的习题,焦虑和挫败感时常侵袭,但每当想要放弃时,脑海里就会浮现老师们的鼓励、同学们的陪伴,还有母校“笃学精技,厚德载物”的期许。
那些与时间赛跑的日子,让我学会了坚持和自律。从最初的迷茫到逐渐找到节奏,从害怕模拟考试到从容应对,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三亚理工这片沃土的滋养。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实训室里的每一台设备,都见证过我的汗水与欢笑。
如今,当我终于拿到本科录取通知书时,最想说的还是感谢——感谢母校为我提供的优质教育平台,感谢老师们的悉心教导,感谢同学们一路同行。专升本不仅是一张文凭,更是一次对自我能力的证明,它让我相信:只要脚踏实地,就没有达不到的远方。
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三亚理工赋予我的知识与信念,将永远是我前行的灯塔。愿所有心怀梦想的学弟学妹们,都能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让我们携手共进,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梦想而努力奋斗!
相信在三亚理工职业学院的精心培育下,每一位学子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实现人生的华丽转身。
(文图:教务处 公共基础教学部 各学院)
(排版:新闻中心)
(编辑:新闻中心)
上一篇:“校园是家,我们共同守护”
下一篇:2025萌新速观!线上报到系统已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