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咨询电话

0898-88350000

0898-88351111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速递

青春盛典启幕 每一刻都在书写“破界成长”的故事

2025/10/24 23:56:26   来稿部门:新闻中心

10月24日的校园里,满是朝气蓬勃的新面孔。校领导、全体教职工与2025级全体新生齐聚,以一场庄重又温暖的开学典礼,共同翻开“跨越边界,成就非凡自我”的人生新篇。时光吻过书页,海风翻动青春,这场“入学第一课”,每一个环节都藏着对成长的期许,每一刻都在书写着“破界成长”的故事。

18392536.jpg


微信图片_20251025175637_197_23.jpg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我们向五星红旗行注目礼。


董事长寄语

27e43a789bc5bae3f7ca01a7e99a8117.jpg


def8abf4a8745201ceac913d0f4ef7c3.jpg


开场即高光!用旋律奏响成长序曲

活力满满的歌曲交织成动人乐章,激昂的旋律里,藏着开拓创新的力量,整齐的鼓点中,尽显新生的精神风貌——这不仅是一场成长远征的开拔,更是献给每一位学子的成长宣言。当节奏响起,现场氛围瞬间被点燃,新生们眼中的憧憬,与三亚的蓝天碧海相映,格外耀眼。


12561060.jpg






破界共生!

舞蹈里的“跨界成长密码”

精彩不止于此!近百名学生带来的舞蹈《破界、共生、致远》惊艳全场——大家手持特制雨伞,灵动的肢体语言,将“自由生长、尊重个性”演绎得淋漓尽致。“伞”的意象,象征着学子们跨界学习的无限可能,每一个动作,都在诠释“敢破界、勇共生、终致远”的精神。舞台上汇聚的 梦想之光”,让在场新生更期待未来学业与实践的探索之旅。

 






校徽熠熠!

这一刻,我们都是 “三亚理工人”

最令人动容的环节,莫过于“佩戴校徽”仪式。校领导为新生代表亲手授予校徽,全体新生们郑重地将这枚象征学校文化与精神的徽章别在胸前——这不仅是身份的转变,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


72db0758a3403be7d27eb0762e787c26.jpg


4bb50ad5547517b5939197dc92182811.jpg


指尖传来的温度,是学校的期许;胸前闪耀的校徽,是“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跨越,是“从依赖到独立”的成长,更是“从接受知识到创造知识”的思维跃迁。


e134ae897bb8fc82ff3193f080df8475.jpg


AI赋能!

校长寄语解锁“定制化大学旅程”


a1a162acb9c3446056fcb59853153d9f.jpg

校长沈建勇教授致辞


三亚的海浪从不畏惧礁石,青春的脚步更应跨越平庸的边界!

典礼上,校长沈建勇教授以温暖的致辞欢迎新生扎根三亚,开启求学新程。他特别提到,新生们正赶上学校深化“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办学使命的关键期,更能享受到以AI技术落地“一生一策”的教育改革红利。

面对知识迭代加速的时代,学校聚焦三大核心:以个性化资源破解“学什么”的困惑,让每位同学都有专属 “大学课表”;以开放“知识图谱”和跨学科培养解答“怎么学”的疑问,AI将成为大家的智能学术助手;以产教融合、“跨界、跨区和跨线”的“三个校园”打通 “学以致用” 的链路,助力同学们对接行业前沿。 

校长还寄语新生:大学是心智成长的 “特权时期”,希望大家激活内在驱动力,在拥抱新知、结交挚友、解决真实课题中,建立自主学习能力与人文关怀,和学校共同拥抱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

落笔峰下、白鹭溪畔,属于 2025 级新生的精彩已启程。


6c19c09a32cef45cccdf37ee833aa2d7.jpg

 

2025级两校新生开学典礼讲话

——三亚学院、三亚理工职业学院 校长 沈建勇

2025年10月24日

亲爱的老师们,2025级的新生们:

大家下午好。首先代表学校欢迎大家来到美丽、浪漫,充满无限机遇的海南三亚。感谢所有同学们的选择,正是你们的坚定奔赴,让我们能共同开启一段美好的生活、学习、研究之旅。三亚的山花海树,校园里的蓝天白云,都因为你们的到来而更加灿烂和美好。

在这里,我要祝贺大家,你们赶上了学校创新发展的好时候,三亚学院、三亚理工职业学院正在以积极的努力,深化践行“让同学们更好地走向社会”的办学使命。学校办学以来,始终致力于以前瞻的教育思想和执行策略,陪伴同学们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及科技变革中找到稳定的锚点,通过更丰富、更便捷的学习、实践平台,走上更高价值的工作岗位。

今年8月,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学校终身名誉校长李书福先生在和我们的同学们座谈时表示,当前社会形势与高等教育发展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传统“千人一面”的教育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必须回归本质,用“一生一策”回应“千人千面”的培养需求。这一教育理想在学校数年实践中不断深化布局,坚持推进,并在如今这个AI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通过技术驱动得到了有效的落地。所以说,同学们是幸运的,因为这是一个科技蓬勃发展带来无限想象力的时代。

学校的改革是全面的、系统性的,我们以学生为中心,向着服务学生高质量就业、高质量升学和创新创业能力全维度跃升而奋进。在新的蓝图中,同学们的主体性被充分尊重,充分激活,是‘我学什么我做主’的系统构建和全方位支持。大家既是这次改革服务的对象,也是这次改革的共建者和合作者。我们将一起凝成一个“学业共同体”,向着大家的成长目标迈进。

可以说,在当前这个独特的历史坐标上,人类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都在发生结构性的重塑。过去数百年间,大学作为知识的权威殿堂,其核心功能是筛选、传承和授予经过验证的经典知识体系。这是一个相对稳定和线性的过程,知识的“半衰期”很长,一个学位大概可以支撑一个人大部分的职业生涯。

但现在,我们所身处的,是一个知识以指数级速度增长、跨学科融合成为常态的时代。知识的更新周期被急剧压缩,任何单一、静态的技能都可能在短时间内被技术迭代所取代。如果同学们在大学中得到的仅仅是“知识”,那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家的学习所得将在时代的洪流中迅速贬值。我想,这是不能满足大家的父母、家庭,以及同学们自己对大学的期待的。这样的获得感不足以支持同学们度过宝贵的大学时光。因此,我们需要一起做得更多。

我们要一起解决大学“学什么”的问题。如果从需求导向看,每个人对大学的需求可能不尽相同,有的同学想通过大学的学习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有的同学可能想继续深造攀登学术高峰,还有的同学可能更想自主创业……如果我们对这些不同的需求进行逆推,就很容易发现传统的大学教育有很多掣肘。同一个专业同一张课表,如何去满足如此多样化的能力培养诉求?更何况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化仍在不断扩容与升级,动力机制仍在转变、经济结构还在改革,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可变性和适应度要如何匹配?所以,在“学什么”这个问题上,既有个体需求导向的复杂性,又有外部环境迭代带来的不确定性。只有突破传统高等教育模式下的刚性课程体系,充分尊重个人需求的个性化教育才有可能焕发生机。如今,学校设计并执行着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多元的AI驱动和灵活的机制配合,提供给同学们根据个人志趣自定义的学习资源、课程资源和实践资源,专属于你的“大学课表”将更好地为你的学业兴趣和未来发展服务。

我们还要一起解决“怎么学”的问题。学校通过“一生一策”落实“千人千面”,大家拥有的将是开放的、模块化的“知识图谱”和“资源网络”,有着扎实的主干、灵活的枝叶的“课程树”。AI系统将作为同学们的智能学术助手,基于大家独特的认知特征与志趣,帮助你们规划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探索路径。在这个机制下,每个人对于自己的学习节奏、学习路径是高度自主的。与此同时,选择的权力也意味着责任,作为教师,更要认识到真正的教育是激发个体自我赋能的过程,学校将在充分尊重每位同学的主体性和充分发挥能动性的基础上,帮助大家完成专业认知和学习。未来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都是高度复杂的,无法被任何单一学科所解答。学校全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充分鼓励大家进行跨学科的“知识跨界”。因此,同学们的学习既要有专业聚焦,又要能拓展外延。要重视对实际问题的发现和挖掘;要在宽广的学科视野下学知识、练本领、做学问、搞研究;要在自我锤炼和团队共进中夯实能力基础;在跨越学科边界的探索实践中突破能力上限。学校“芯位”平台强大的线上线下课程支持,会帮助同学们实现这一目标。

在这段旅程中,老师是你们亲密的同路人。他们将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场景引导者”。欢迎大家与老师们构建“学术发展共同体”。老师们是这个共同体中经验更丰富的成员,其职责是激发你们的思考,挑战你们的认知边界,并与你们一同在探究的道路上前进。他们将在你们自我探索的路径上做一个“规划、引导、陪伴”的重要角色。同时,老师们也会不断学习,在这个时代中和你们一起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从传统的“权威”变成新时代的“先行者”。

我们还要一起解决如何“学以致用”的问题。学校在“十四五”时期大力发展产教融合,建设产业学院,正是为了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和更高端的领域内争取更多行业资源,以“实题实做、虚题真做”的模式帮助同学们完成从“学”到“用”的这关键一步。学校通过“跨界、跨区、跨线”的三个校园,打破传统大学教育中有限的、固化的资源壁垒,为同学们提供丰富的、与行业紧密对接的实践平台,更好地打通从学校到就业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的“学以致用”用在何处,是学术情怀和人生格局的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分析和解决行业遇到的,社会存在的真实问题,是对“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时代呼唤的积极回应,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勇担使命,知行合一,以服务国家发展,解决企业难题,造福人类社会为追求,深入挖掘和研究“实题”,用脚踏实地的实践和创新思维,一步步朝着行业前沿不断迈进。

要实现上述三个目标,学校的各项资源准备、制度准备很重要,但同学们的内在驱动力才是决定成败的一环,因此,学校对大家的期待更多。

希望同学们在大学期间,致力于完成个人的心智成长,深刻理解AI赋能教育模式与个人主体性之间深刻的共生关系。一方面,AI赋能的个性化平台,为同学们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和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同学们的主体性,是激活这个平台、使其真正发挥效能的唯一钥匙。这二者互为前提,彼此成就。作为一个AI时代的学习者和实践者,批判性认知、整合性思维、创造性行动缺一不可,而我相信同学们有此智慧,也有此毅力掌握这个时代。

同学们,大学是一段极为宝贵的、可以心无旁骛地投入心智建设的“特权时期”。这段时光的价值,无法用学分或绩点来完全衡量。它在于你们是否真正建立起了自主学习、终身成长的能力;在于你们是否形成了坚实的理性精神与人文关怀;在于你们是否找到了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志趣与方向。

因此,学校邀请你们,从今天起带着深刻的思考,开启你们的大学旅程。去拥抱那些从未接触过的全新知识,去结交那些与你思想迥异的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去阅读那些挑战你既有观念和知识边界的著作,去解决一些真实的具体的行业课题,在学科的碰撞中洞察规律、把握机遇,进而穿透时代的变化万端,为复杂的现实问题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这趟旅程注定不会轻松,但它将无比丰盛。

再次欢迎你们来到落笔峰下,白鹭溪畔。希望我们怀抱共同的梦想和信念,共同拥抱这个时代。谢谢。


微信图片_20251025180208_198_23.jpg


73a285afa13c33c74e9a40ae5ab9d45f.jpg


18089959.jpg


纸飞机载梦!

合唱声中,梦想飞向蓝天

全场师生齐唱《再一次出发》与《成功是欢乐的海洋》,嘹亮的歌声响彻校园,将氛围推向高潮——“成功是欢乐的海洋,我们在浪花中启航”,歌词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1dec83b06a9d0aa1ab8050ed53c80775.jpg



 

开学典礼在一场特别的温暖互动中落幕——师生们将心愿写在纸飞机上,一同投向蓝天。当无数纸飞机带着青春的期许飞向落笔峰,现场掌声不断,这是对未来的向往,更是“逐梦”最生动的模样。






15678613.jpg


16342378.jpg


12534824.jpg


典礼落幕 新程已启

这场开学典礼,是仪式,更是精神的启迪——它像灯塔,照亮前行方向;像战鼓,激励奋进脚步。从今天起,2025级新生有了共同的名字——“三亚理工人”。

南海之滨,落笔峰下,这片热土将见证你们的成长,这片蓝天将放飞你们的梦想。愿每一位三亚理工人:

跨越知识的边界,在 AI 赋能的课堂里探索未知;

突破自我的局限,在跨学科实践中锤炼本领;

成就非凡的人生,以青春之我,赴时代之约!

新学期,新起点,三亚理工与你一起,书写更精彩的篇章!








(文图 排版:新闻中心)

(部分图片来源图片直播)

(编辑:新闻中心)

上一篇:凝心聚力 默契协作——学校荣获省教职工健身活动综合展演三等奖
下一篇:捷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总决赛夺银!

招生咨询电话:0898-88352811 24小时举报电话0898-88386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