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咨询电话

0898-88350000

0898-88351111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速递

守正创新扬斗志 勇毅前行向未来| 三亚理工职业学院召开2024-2025学年全体教职工大会

2025/6/26 23:13:09   来稿部门:新闻中心

6月26日下午,三亚理工职业学院书善楼大报告厅内掌声雷动,2024-2025 学年全体教职工大会在此隆重举行。大会以“守正创新扬斗志,勇毅前行向未来”为主题,全面总结学年工作成果,部署未来发展蓝图。校领导与全体教职工齐聚一堂,在单簧管演奏《夏日寄语》的悠扬旋律中拉开大会序幕。这场全体教职工大会,是对过去学年的总结与回顾,更是迈向新征程的起点。


图片 2.jpg 

2024-2025学年全体教职工大会大会现场

图片 1.jpg 

副校长欧阳莉教授主持会议

 

图片 3.jpg 

全体起立,奏唱国歌

 

国歌奏响使命担当

“请全体起立,奏唱国歌!”激昂的旋律响彻会场。全体教职工庄严肃立,目光坚定,在国歌声中重温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

 

2024-2025学年,三亚理工职业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三实”(实际、实践、实力)方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创”(创新、创业、创造)重要指示,全面推行“三个校园”建设理念。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数字化转型等教育创新实践,持续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过去的一学年,学校以党建思政为引领,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在学科专业群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产教融合深度发展、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多维发力,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学校社会美誉度持续提升,办学影响力不断增强。

图片 4.jpg图片 5.jpg

 

学院汇报多维展示办学成效

 

数字媒体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智能汽车与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公共基础教学部、旅游与康体产业学院和国际邮轮游艇产业学院依次全面梳理过去一学年的办学成果,规划下一阶段工作重点。

 

图片 7.jpg 

数字媒体学院

  

图片 6.jpg 

经济与贸易学院

  

图片 9.jpg 

智能汽车与工程学院

  

图片 8.jpg 

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公共基础教学部

 

图片 10.jpg 

旅游与康体产业学院

 

数据见证跨越式发展

图片 12.jpg 

校长助理李慧副教授以详实数据通报学年重点工作。2024—2025 学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有关要求,坚持依法治校、合规办学底线,紧跟国家战略,围绕海南自贸港“三区一中心”的战略定位,立足学校发展实际,瞄准学科领域前沿优势,以“三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创”重要指示,坚持产学研用一体化办学,立足跨界、跨区、跨线并行“三个校园”建设理念,以数字赋能推动教育教学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升级,助力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为建成高水平职业大学奋力向前。

图片 11.jpg 

校长助理李慧副教授分别围绕党建工作、产教融合、学生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学校影响力和荣誉成果等方面进行总结通报。并根据各项数据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

图片 13.jpg 

 

每位汇报人完成报告后,学校老师为他们深情献花,这体现学校“团结一致,共同奋进”的理念。

微信截图_20250626230747.jpg

微信截图_20250626230819.jpg

学校为辛苦一学年的教职工们准备一束花

 

校长讲话——锚定未来擘画新篇

图片 22.jpg 

校长沈建勇教授以 “共担使命,拥抱变革,开创未来” 为主题发表讲话,深刻剖析教育数字化浪潮下的挑战与机遇:

变革之思:“到2030年,全球14%劳动力需转换职业,AI正重塑教育形态。” 他强调,教师需打破“知识权威”定式,建立前沿追踪机制,将数字工具从“技能”转化为“教学创新引擎”。

能力之要:提出“三维能力提升模型”—— 重塑专业素养(追踪学科前沿)、淬炼教学能力(从 “经验驱动” 到 “科学设计”)、拓展综合能力(突破 “一招鲜” 思维,拥抱跨界创新)。

战略之约:号召教职工对标学校 “十四五” 规划,将个人发展融入“三个校园” 建设与“千人千面”育人理念,例如深耕新兴交叉学科课程、参与产教融合项目,实现“个人价值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

校长沈建勇教授以陶行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收尾,激励全体教职工:“教育变革没有旁观席,每个人都是主角。让我们在落笔峰下,共同书写三亚理工的光荣与梦想!”

图片 21.jpg 

 

校长讲话全文

★★★★★

共担使命,拥抱变革,开创未来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自2009年始,我们以教育者的热忱与理想在不同时期相聚于三亚理工。大家既是海南自贸港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建设者,也是无数学子成就人生梦想的引路人。在此,我代表学校,向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在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管理服务等岗位中的每一位同事,致以最深的敬意与感谢!

一所大学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全体教职工的奋斗史。回望十六年,我们共同经历了挑战与荣光,每一项教育改革的落地、每一次迎检的全力以赴、每一个奖项的突破,都凝结着大家的心血与智慧。是每位同仁在各自岗位上的坚守与创新,铸就了学校今日的根基与声誉。大家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与奉献,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们前行的最大底气。当前,我们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高等教育格局深刻调整,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新月异。这些挑战,是对我们办学理念、育人模式、教师素养的全方位考验。它不是某个人、某个部门或者学院的难题,而是我们全体同仁共同面对的课题。

没有人是旁观者,每个人都是破局者。我们唯有摒弃学科壁垒、打破思维定式,将个人才智融入集体智慧,才能汇聚起推动学校破浪前行的磅礴力量。个体的微光,将汇聚成集体的星河,照亮前行的航程。

面对汹涌而来的数字化浪潮,教育形态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知识获取渠道极大丰富,传统“知识权威”角色被消解;人工智能对重复性教学任务形成挑战;学生作为“数字原住民”,其学习方式、认知模式已发生显著变化。有预测,到2030年,全球高达14%的劳动力需要转换职业类别,技能更新的压力前所未有。在这场变革中,原地踏步将是最大的风险。如何提升我们的核心能力,主动拥抱而非被动适应,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重塑专业素养是立足之本。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知识迭代更新的速度前所未有。这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建立起系统化的前沿追踪机制,时刻关注学科发展的最前沿动态,敏锐捕捉新兴交叉融合的趋势,并主动、及时地将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行业洞察转化为我们课堂上的鲜活内容。同时,精通数字教学工具已从“锦上添花”变成了“必备技能”。我们要熟练掌握并有效运用包括芯位教育在内的各类在线教学平台、AI辅助教学工具。

关键不在于会用工具,而在于能够基于这些工具,设计出线上与线下深度融合的混合式学习体验,大幅提升教学的效率、互动性和吸引力。

淬炼教学能力是育人之核。在信息爆炸、AI崛起的今天,经验主义的教学方式正面临严峻挑战。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空前多元,已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而是渴望被点燃、被引导、被赋能。我们必须推动教学从传统的“经验驱动”向“科学引领”的深刻转型,让每一次课堂互动、每一次学习活动,都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精心的设计之上,让“教”更加精准、高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

拓展个人综合能力是长远之基。产业变革速度超越课程更新周期,技术迭代消解传统技能价值,传统的资格认证体系正在让位于更为流动的能力本位秩序,真正的职业能力,体现在面对未知挑战时的从容与智慧。如果抱着“一招鲜吃遍天”的想法度日,不仅会被时代淘汰,也会被职场边缘化。要勇于跳出固有的思维框架,基于深刻洞察和严谨逻辑的创造性破局,在教学方法的革新、科研方向的探索、管理模式的优化等方面大胆尝试,敢于“吃螃蟹”。

学校的未来发展蓝图已然展开,每一位教职工,都是这幅蓝图的绘制者。大家的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如同齿轮般紧密咬合,唯有同频共振,才能释放最大能量。这就需要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深刻理解并内化学校的战略方向——我们的学科专业群布局重点,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科研的主攻方向,社会服务的聚焦领域……这些战略坐标,就是我们个人发展路径最重要的参照系。大家要对照学校的“十四五”规划、产教融合战略规划指引、“千人千面”育人理念、“三个校园”建设内涵等深入思考两个核心问题:“我的专业特长和研究方向,如何能够更有效地服务于学校的重点发展领域?”以及“我可以在哪些具体的方面,为学校战略目标的达成贡献独特的力量?”理解是前提,主动寻求契合点才是行动的关键。无论是选择深耕某一前沿研究领域以期取得突破,还是致力于开发一门紧密对接新兴产业需求的交叉融合型课程,或是探索一种能够显著提升育人实效的创新模式,我们都要有意识地思考:我的努力方向,是否与学校发展的整体需求和战略重点相契合?我的工作成果,能否为学校的整体实力提升和声誉建设做出切实可见的贡献?学校鼓励大家在自身优势领域的基础上,在学校战略框架的广阔天地里,积极寻找能够实现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双赢的创新点和增长点。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如火如荼,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一体化加速推进。但不论科技如何创新、社会如何变化,“好老师”永远不会被替代,教育家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善教者以不倦之意,须迟久之功。”教育变革没有旁观席,每个人都是主角。期待与大家携手,在落笔峰下,白鹭溪畔书写属于我们的光荣与梦想!

谢谢,预祝大家暑假快乐。

 

图片 23.jpg 

在这交织着挑战与突破的学年时光里,我们以实干为笔、创新为墨,在三亚理工的发展画卷上镌刻下熠熠生辉的印记。

从党建思政的固本培元到产教融合的纵深推进,从数字化教学的破局探索到科研服务的成果绽放,每一个坚实的脚印都凝聚着全体教职工的智慧与汗水。

我们深知,教育征程如星辰大海,前方仍有万千风景待开拓,亦有重重关卡需跨越,但当看到学生在技能赛场摘金夺银、课堂因数字赋能焕发生机、校企合作项目落地生根,便更坚定了携手前行的信念。

 


当夏日的微风掠过书善楼的窗棂,这一学年的忙碌与充实即将化作前行的基石。且让我们暂拾行囊,在暑期的沉淀中积蓄能量,以更丰盈的姿态拥抱新的教育使命 —— 待金秋再聚时,定能以更炽热的教育情怀、更精进的专业素养,在海南自贸港职业教育的沃土上,浇灌出更绚烂的发展之花,共同驶向充满无限可能的新航程。

 

(文图:新闻中心)

(编辑:新闻中心)


上一篇:佳绩!理工学子计算机专业高水平赛事大显身手
下一篇:李书福对话王兴兴:一场关于AI时代人才培养的跨界对话

招生咨询电话:0898-88352811 24小时举报电话0898-88386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