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4/16 15:40:30 来稿部门:公共基础教学部
由于疫情原因,全国高校未能正式开学,学生们可能在生活上、心理上以及学习上产生一些困惑,我们又要如何解决呢?今天我们来为大家介绍一份《大学生延迟开学心理急救指南》。
目前国内疫情情况已经逐渐好转,不少省市区陆续公布中小学校开学时间和相关工作安排,然而各地高校仍需要推迟开学时间,在家中“坚守阵地”的大学生们该如何进行心理调适呢?
首先,理解迟开学的必要性。绝大多数高校是面向全国招生,在校生来自五湖四海,高校开学意味着大量学生跨省流动将会给疫情防控带来巨大压力。尽管疫情不断好转,但大学且开学,教学区域人流量大,人群密集,在疫情没有结東情况下会存在较大隐患,因此高校制定开学政策难度要比中小学更大。我们对此要予以理解并保持信心充满希望,做好充分准备,每天充实自己,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开学的那一天。
其次,避免出现“假期综合征”。“假期综合征”具体表现为熬夜追刷、看小说、打游戏,作息不规律导致昼夜颠倒,陲眠紊乱。长期在家不仅精力没有得到充分缓解反而更加疲乏无力,饮食状况也开始变得不规律,进食时间不固定,想吃就吃,想喝就喝,导致饮食失调消化不良。同时由于疫情的影响只能通过网络与外界联系导致对网络出现过度依赖症状,眼晴干涩、颈肩疼痛。我们需要调整好作息,改善睡眠状态,保证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并且督促自己做到饮食均衡,少吃油腻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每天适当运动,强健身心。
再者,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状态。学校延迟开学,导致部分学生出现焦虑、恐慌、害怕、担忧等情绪出现,感到对未来不抱有希望。这个时侯需要我们适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允许自己出现不良情绪,给自己适应的时间。在面对突发事件的产生时,我们往往第一反应便是难以适应,无法接受生活的改变,因此感到焦躁不安。但焦虑的出现可以提高我们自身的警惕性,调动自己全身资源更好地面对急性应激,因此适度的焦虑、恐惧是我们自身的一种保护机制。我们能够做的,是允许自己情绪出现,并作出积极调适学会自我放松、合理安排时8间,并不断激励自己,对未来抱有希望。
最后,明确目标,合理规划。积极调整作息时间和生活状态,对于即将到来的网上教学,静心思考每日的学习任务,给自己确定每周的、每天的具体目标。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好时间管理,制定可行的时间规划表,将每天的任务量化分解,逐项完成。对于课程要做到课前提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讲、课后仔细复习,如有疑问及时找授课老师答疑。不宜安排高强度、高难度的学习任务,尽量安排一些简单的任务,可以起到缓冲调整的作用。最后,每天激励自己:我能行!
文/图 王晓宇 审稿/明星
上一篇:公共基础教学部教师参加 “2019年度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解析及信息化教学设计高级研修班”培训
下一篇:线上英语课,精彩继续!